咬定目标不放松,盯紧任务干到底。在湖北生态各项目现场,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火热的场景,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抓项目抓产业,向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发起冲锋。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今年以来,湖北生态紧盯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布局和集团决策部署,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积极跟进落实流域综合治理等省之要事,聚焦公司2023“产业项目运营年”主题,按照“5个5”的目标,即每年开工5个项目、签约5个项目、预立项5个项目,实现5亿元营收和5000万元利润,不断优化项目拓展投资全周期管理体系,确保谋划项目快跟进、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投产。2023年,宜都磷石膏综合利用等6个产业项目全部由建设转运营或运营调试,投资建设的环保产业项目达18个,完成股权并购项目3个,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5.1亿元,到2023年底预计可达30亿元,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龙头舞,全盘活,重要利润增长点不仅是产值提升的“聚宝盆”,更是产业链的“活力源”。公司积极探索“生态+产业”集成式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式发展、主业聚焦再复制差异化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机制。2023年重点聚焦“流域+”模式,全力发挥融投建管运一体化优势,全程参与、全链贯通,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截至目前,投资运营收入在全年营收占比不断提升,预计全年完成营收超9亿元,利润超5000万元,“生态工程+环保产业”双轮驱动效应逐渐凸显。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果。公司集全员之智、聚全员之力,制定降本增效的顶层设计,全面实行全价值链高效协同的降本增效管理,用制度和管理的确定性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通过进一步强化健全机制和考核管理体系,对部室、出资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考核,强化“降成本就是保利润”的成本管控意识,周碰头、月调度、季通报,严格奖惩兑现,进一步调动和提高全体干部职工降本增效的工作积极性。全年成本累计较年度预算压降5336.9万元,压降率34.62%。
坚持为过去解决问题,为未来打好基础,多措并举倒逼各经营主体想方子、找路子,全力完成债权清收任务。面对金额大、年限长、清收难的客观困难,借鉴已有经验,鼓励出资企业创新清收方式,在争取资产抵债的同时仍保留和主张现金回款的权利,积极探索收回其他利于变现的货币型资产的可能性。同时,强化“借力打力”,加强与当地律所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摒弃一诉了之的思想,在确保债权本金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合法合理合规的调解、和解方式,及时有效促成涉诉债权清收目标完成。截至目前,共完成债权清收2927.6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为公司轻装上阵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持续完善“1+4+N”创新体系,2023年8月,公司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江夏区政府共同设立的“湖北省长江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落地,研究院由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焰新担任首席科学家,打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省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科研投入同比增长100%。目前,在搭建的创新体系框架下,新增1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属出资企业共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改示范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公司切实扛起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加强防范措施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排查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米”责任链条。全年完成4轮安全生产检查拉练、22次专项检查,形成“人人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敏感突发事件的底线。树立“大风险”管理理念,探索实现法务、合规、风险、内控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同时通过分类优化出资企业、下放合同审批权限等方式,进一步厘清本部与出资企业的权责边界,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决策效率。完善“大融合”管理模式,推进全员全流程全环节全岗位的大融合,完善防控机制,严防廉洁风险,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