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东湖之畔嘉宾云集,思想浪潮激荡荆楚。由央企投资协会、长江产业集团主办的 “央地联动 向新向未来”第十届(夏季)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在武汉东湖宾馆盛大启幕。
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推动央地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盛会,本次会议吸引央企及相关机构、湖北省内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超500人欢聚一堂,通过政策解读、成果展示、主旨演讲、签约授牌等多元形式,搭建起覆盖“科技-产业-金融”链条的央地合作平台,为湖北打造中部战略支点、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的“央企动能”。
为展现湖北魅力与合作潜力,本次会议特别设置湖北省会客厅展区,以图文、视频结合的形式,全面呈现湖北各市州的产业特色与投资机遇;长江产业集团投资生态圈展区集中亮相25家出资企业及优质项目,彰显省级产业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在2025年度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秀投资案例展区,直观呈现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中的一系列项目成果。
央企投资协会荣誉会长、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廖家生在致辞中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中央企业与地方携手并进,共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造多层级创新科技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央企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开放协同。近年来,湖北省经济总量先后站上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希望中央企业走进湖北、了解湖北、投资湖北,强化在战略规划、创新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资源配置、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人才培养、场景驱动、成果转化等方面央地协同,促进双方高质量发展。
长江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黎苑楚在致辞中指出,央地合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实现政策协同、资源整合和产业联动的重要抓手。长江产业集团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助推在鄂央企创新发展,与中节能、中化、五矿、国寿资本、建信投资等多家央企种下不解之缘,结出累累硕果,谱写了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靓丽篇章。长江产业集团将充分发挥湖北省级产业平台、资本平台、要素平台集成优势,围绕联合设立人工智能等领域专项基金、配合央企招引供应链企业落地配套、承接央企非主业优质资产和支持央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等,推动央地协同进一步走深走实,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多力量。
主旨演讲环节,三位业界权威专家立足行业前沿,为央地合作指明方向。
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长胥和平以《“十五五”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思考》为题,指出湖北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有望成为央地创新融合的“试验田”,建议央企在鄂布局更多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围绕《AI 助力产业创新》展开分享,并表示湖北作为工业大省,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央企打造“AI+产业”示范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AI 产业生态企业,形成“央地协同、产学研用”的产业创新格局。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以《资本市场赋能“双新”融合》为主题,建议湖北可联合央企搭建区域性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全周期服务,通过资本力量加速“新技术、新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湖北打造中部地区资本市场高地。
成果发布与颁奖环节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会议发布2025年度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秀投资案例,涵盖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区域协同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为央地合作提供实践样本。
随后,长江产业集团发布首批10个央地合作投资基金案例,旨在总结推广其央地合作投资基金经验成果,持续创新完善央地合作基金模式,激励更多资本参与央地协同投资,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持续注入“金融活水”与“强劲动能”。
战略合作与基金合作同步推进,长江产业集团分别与工银、农银、中银、建银、招银国际、中国银河等央企代表签署基金合作协议,基金总规模超400亿元,将重点投向湖北优势及重点产业领域,助力“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会议最后,央企投资协会为新会员单位授牌。9家央国企正式加入协会,进一步充实央地合作“朋友圈”。
当天下午,五大分论坛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同步举行,分别聚焦“央地合作湖北发布”“新材料・新未来”“AI 时代分布式能源管理”“科创项目早期投资”“中企制造业出海”五大主题,针对不同领域的合作痛点与机遇展开深度研讨,为央地协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