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产业集团: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三载风华铸就辉煌
来源: | 时间:2025-02-05

长江产业集团成立三年来,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旗下子公司在不同领域深耕细作、协同发力,以科技创新为利刃,突破发展瓶颈,开辟全新赛道,在推动产业升级、技术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成绩斐然,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奥特佳: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创新先锋

奥特佳作为集团在汽车产业的重要布局,聚焦汽车热管理领域,凭借持续的科研投入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在科研管理上,奥特佳旗下南京奥特佳创新性地将拓扑优化技术应用于产品结构设计。通过先进算法和模拟技术,深入分析产品受力情况,实现材料的精准分布。历经五轮设计迭代和7680小时仿真验算,成功为某平台产品压缩机后盖减重180g,减重幅度达初始设计重量的20%,同时性能提升20%-25%,制造成本显著降低,极大增强了在电动压缩机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南京奥特佳还运用CAE机械仿真技术和CFD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对动静盘及轴承进行创新研究,提高了产品耐磨性、强度和使用寿命,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根据国际客户需求,开发出240cc大排量重负载涡旋式压缩机,拓展了涡旋压缩机的应用场景,受到客户高度认可。

在产业技术攻关方面,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全力推进新型制冷剂替代技术研发,其R290模块化热泵系统取得重大突破。该系统采用环保制冷剂R290,具有汽化潜热大、换热效率高、温室效应极低等优点。通过对核心介质回路进行零部件架构重组和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开发周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目前,该系统已装车投入使用,预计将助力新能源商用车提升性能,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湖北典策:档案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湖北典策档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档案产业数智领域,通过组建专业创新团队,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积极推动档案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公司成功打造开元数智档案室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已应用于长江新区、谷城、长江产业集团数智档案馆(室)建设等重大项目,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效能。同时,湖北典策通过高新企业复审,获得武汉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授权挂牌,并入选“湖北省数据要素型企业-数据技术企业(第一批)”。

在科研项目方面,湖北典策积极参与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如《长江大保护项目档案管理体系构建及创新发展研究》,并已顺利通过验收,自主选题项目《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页岩气田开发项目档案管理体系构建与创新发展研究—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为例》也获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为档案行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此外,湖北典策积极开拓 “数据治理”“数据运用” 等新兴领域,携手合作伙伴探寻多元业务拓展路径,成立湖北长江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产业数据发展格局,为档案行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空间。

湖北教投:打造智慧校园,赋能教育新未来

湖北省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紧跟教育领域变革趋势,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环境。

在智慧教学场景建设上,湖北教投打造智慧办公平台,通过搭建“应用中台、数据中台、物联中台”,实现校内数据集中共享,打通信息孤岛,全面提升学校数字化水平。同时,依托APP终端技术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集成多元功能,实现“一卡在手,畅游校园”,提升校园生活和教学活动效率。此外,打造数字教学终端,配备高性能硬件和丰富软件资源的计算机教室以及支持课程录制与直播的录播教室,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学从传统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在智慧食堂场景中,引入智能炒菜机器人、AI识别小碗菜支付系统、无感支付系统等前沿技术,打造智慧机器人餐厅,实现餐饮精细管理,提升食堂运营效率,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智能结算系统简化了师生就餐流程,提升了就餐满意度和体验感。

在智慧能源场景建设方面,基于智能监控系统、数智管理平台与移动消费平台,搭建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采集校园多维度能源数据并进行实时展示与分析,为校园能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校园低碳发展。建设智慧能源监控终端,保障师生饮水安全,实现直饮水生产数据可视化、精细化管理。

湖北教投打造的智慧校园成效显著,得到了校内师生、主管部门和教育同行的认可,为国有企业投资建设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模式。

长江科服:构建科创供应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湖北长江科创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要求,通过建设运营“两中心”、投资布局“四平台”、发起设立“两基金”,为湖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两中心”建设方面,湾区离岸创新中心和光谷在岸创新中心发挥着关键作用。湾区离岸创新中心承担湖北链接大湾区乃至全球创新资源的“连接器”功能,吸引光子晶体、津工能源等优质项目入驻和落地湖北。光谷在岸创新中心则作为外部创新资源和优质项目在湖北落地孵化的“加速器”,与湾区离岸创新中心形成两极互动,牵引深圳清力、清研环境等项目来鄂发展。

在“四平台”投资布局上,长江光电子产业供应链平台通过搭建“三网一盟”,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供应链创新模式,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降本增效、保供稳供,服务国产芯片替代创新。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抓住MAH制度机遇,推动“CDMSO+持证管理”一体化合作模式,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精细化工中试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跨越“达尔文死海”。硅光流片服务平台解决硅光芯片流片前的关键问题,推动硅光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此外,集团发起设立的离岸投资基金和在岸投资基金,联动“两中心”运营,精准牵引先进地区优质项目落地湖北,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长江产业集团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整合旗下子公司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各子公司也将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创新实践,在各自领域不断探索突破,为集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