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财政厅调研组赴长江资管公司调研 省级公物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 | 时间:2025-03-28

3月25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董诗国,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晶华率联合调研组赴长江资管公司,专题调研省级公物仓建设工作,重点围绕管理模式创新、资产共享共用机制优化及数智化平台建设展开深入交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戴峰,长江产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李纪平参加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省级实体公物仓筹备现场。长江资管公司负责人向调研组汇报了实体公物仓建设规划、资产盘活成效及团队运营机制,重点介绍了“一仓两用、分仓管理”的创新模式,即整合省级公物仓与涉案财物管理仓库资源,实现集约化利用。

座谈会上,长江资管公司系统汇报了国有“三资”清理盘活成果及服务大财政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就省级公物仓下一阶段建设提出建议。

调研组对前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徐晶华表示,要深化协同,打造“湖北经验”。制度先行,加快完善公物仓管理办法,建立资产登记、评估、调拨全流程标准化体系;机制创新,探索“财政厅+行管局”协同监管模式,形成可复制的跨部门资产管理机制;提质增效,通过提升共享效率、缩短闲置资产盘活周期,实现“存量变现”与“增量激活”协同发展。

董诗国表示,要构建信息归集、动态管理、可视化展示“三平台”,激活资产效能。覆盖全省闲置资产数据,实现动态化、全口径管理;强化跨层级、跨区域资产调配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以数字化手段提升资产展示与调拨效率,推动“沉睡资产”高效流转。

李纪平表示,要创新打造“展示仓+实体仓+虚拟仓”三仓联动的资产管理“湖北样板”,通过体系创新突出特色功能、数智赋能建设“一网统管”信息管理系统、政企协同深化与省行管局及财政厅合作,以市场化运作和全流程监管构建资产循环生态,为全国公物仓管理提供示范经验。

省级公物仓建设是湖北省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建设“大财政”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整合闲置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一调剂共享机制,加快推进存量资产的有效盘活利用和高效共享共用。按照“全面覆盖、虚实一体、统分结合”的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采取“虚拟仓+实体仓”“集中仓+分散仓”的方式,打造省级资产调剂共享平台,逐步推动全省“一张网”建设。此次调研标志着省级公物仓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将逐步实现上下一体、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公物仓管理体系,为行政事业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相关经验将为全国国资管理改革提供示范。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管理处、省财政厅国有资产资源综合管理处、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及长江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