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被业界解读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数字经济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催生了多种新兴业态和新兴职业,对创新型人才和新型劳动生产者的需求增加,深度影响着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格局。
数智时代呼唤更多融合创新型人才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起柱表示,在数字智能时代,劳动者主要通过参与信息生产和消费来组织社会生产,高素质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要素和“第一资源”。
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构建数字经济新的产业链对从业者的要求出现了明显不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大模型、大算力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科研效率,各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快速迭代、交叉融合,渗透到各类生产要素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从事科技创新的创新型人才,敢于善于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的企业家,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等应用型人才,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黄汉权说。
互联网专家与未来科学家凯文·凯利在2024太阳岛企业家年会的视频致辞中也表示,大部分人类工作将被重新拆解为不同的任务,虽然可能保留原有的工作,但会面临新的任务。这并不意味着相关的工作会消失,而是任务内容会发生变化,其中一些任务将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来完成。“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将创造出大量新工作和新任务,从业者未来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协同工作能力。”凯文·凯利说。
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尤其是在机器人研究等方面走在国内前沿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连续四年推出资助本科生每年每人20万元开展博士课题研究的“未来英才”计划;面向广大教师开展AI赋能传统学科的系统培训和转型支持;超前布局建设以AI为底层驱动的知识创新中心;探索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融合驱动专业和课程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表示,高等院校需要培养更多在关键急需领域勇于和善于同强手硬碰硬、掰手腕,具有引领性、颠覆性创新能力的顶尖创新人才。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核心目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被多个省份纳入“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勇说,从全要素生产率看,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以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核心目标方向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与此同时,从业者的收入来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资形式,知识产权收益、在线内容版税、利益分成、期权激励等新的分配方式将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中国物流集团董事长廖家生表示,物流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但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物流领域有很多场景运用,比如智慧仓储、智慧运输,AI等一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降低人工及物流成本作用非常大。中国物流集团“中储智运”平台里有300多万辆车、3.8万家货主,货主在上面发货,司机在上面揽货,集团针对性研发了一套数字化系统,通过后台智慧运算设计最优线路,针对很多司机空返导致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后台自动为最合适的司机来推送返程货运单。
宋起柱表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引发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和组织模式的更新,对于企业家来说,这些变革和更新将带来劳动组织形式创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弹性化和个性化,企业倾向于构建更加平等、协作的工作环境,通过项目化管理或弹性工作制等新型组织架构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领域显现三个趋势性变化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杨志明说,通过数字赋能使企业家和劳动者优化组合产生全要素生产力提升可谓“数起云涌”。目前,网约劳动者主要包含快递、外卖、滴滴出行服务、家庭服务、平台服务、出行服务、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2023年从业者统计数字为8400万人。
杨志明表示,数字经济不断延伸,几乎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子。数字赋能、数据这个新的生产要素的嵌入,催生了人力资源领域的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技术技能劳动者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中国2023年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00万人,约占30%,这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规模、多层次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将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性措施;二是技术技能劳动者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以建筑行业为例,中建集团240万员工中有200万属于技能劳动者;三是一大批在网络中生活成长起来的“网生代”快速进入到数据驱动、网络协同、平台支撑的新业态领域。
统计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5月,人社部面向全社会推出了93个新职业,其中归属于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占比70%。比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替代了生产线上的枯燥劳动,新型建筑业已经不再是爬高上架,快递小哥、外卖骑手被赋予“网约配售员”的新称谓。“这些变化让普通从业者感受到平等和体面,是数智型劳动。”杨志明说。
相关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时代,设备更新、技术迭代、新基建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提升。以机器取代人,与人的能动性、创新性、柔性并不矛盾。人工智能带来质变,质变则带动“技”变,中国将进入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引领的人才时代和高技能型人才引领的技工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从人口红利向技工红利转变,人力资源也开始向人力资本跃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